两周前,杭州下城区王马社区居民向社区反映:楼下植被茂盛,除了有人趁机“方便”外,也不安全。没过几天,树叶就修剪短了,更令大伙儿没想到的是,社区还在单元楼门口安上了两张凳子,方便老年居民上下楼的时候,可以歇歇脚。
藏在居里的小事,社区是怎么知道的呢?这一切,都得归结于社区推行6年多的“”为民服务法,简单归纳就是“六必访、六必到、八必报、十条线”12个字。
这套工作方法是在借鉴“枫桥经验”的基础上总结的,帮助社区居民实现“琐事不出楼道、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的目标。
社区有个居民议事厅
“”为民服务法深得
对王马社区居民来说,每周一是个重要的日子——社区议事厅要开例会。
上周一,家住遥祥寺巷45号楼的吴菊仙阿姨在会上说:“楼下自行车库的门锁栏杆太低了,外人一捞,门就开了,是不是可以想想办法加固下?”
吴阿姨不光要给车库门“提意见”,她还有件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代表楼里的老伙伴们对社区“表扬”一番。
“下雨天,社区哪些地方可能会积水,哪些老人会配不上药,哪几户可能需要派师傅上门看看漏水情况,我心里全有本账。”社区党委金颖告诉记者,社区议事厅是一种居民议事的途径,而 “”是指导方针。
其中“六必访”是指对困难群众每月必访、独居老人每月必访、残疾家庭每月必访、流动每月必访、失业人员每月必访、其他重点帮扶人员每月必访;
“六必到”就是楼道党支部、楼宇居民自治会组织、单元居民自治小组长,在发生居民思想波动、生活困难、社区突发事件、邻里矛盾纠纷,以及开展志愿服务、守望互助活动等情形时必须及时到位;
“八必报”是协助社区在遇到公共设施损坏必报、背街小巷不洁必报、发现新增孕妇必报、外来人员流入必报、居民病重住院必报、居民房屋出租必报、有安全隐患必报、有不稳定因素等情形时必须及时;
“10条线”专业服务则涵盖帮扶救助、平安秩序、医疗计生、就业指导、文体教育服务等十个方面。
最终,这些信息都会录入社区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动态数据库加以统计、整合、分析,最终形成反映居民信息、事务办理、民情走访等信息平台,老百姓有什么问题,点击鼠标就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