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公告
  •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活动纪实
  • 小本子记出大文章 10年48万篇民情日记解民忧2012年12月1日
  •       10年48万篇“民情日记”解民忧 始兴创新基层党建,“小本子记出大文章”,解决各类问题30多万件

          2002年3月,始兴县作出加强和创新基层党建的战略举措,在全省率先开展以“记民情、解民忧、暖”为主题的“民情日记”活动。10年来,始兴县各级干部记“民情日记”48万多篇,解决各类问题30多万件,群众满意率达100%。

          在深入开展“民情日记”活动过程中,韶关不断创新,又推出了“民情日记”的姊妹篇——“民忧档案”,把反映困难和问题的主动权交给群众,并将收集到的群众和要求,作为党委、决策的依据。此后,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韶关市浈江区开展“百姓冷暖我先知”活动,让“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成为百姓冷暖卡上的“座右铭”。在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乳源瑶族自治县建立了“暖心手记”工作制,要求驻村帮扶干部记民情、记民忧、记帮扶、记考勤,达到体民情、传民声、解民困、帮民富、暖的目的。

          以“民”字为先,“民情日记”在粤北山区不断延续和深化,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被干部群众誉为“小本子记出大文章”。

      干部进村入户记“民情日记”了解农户蚕桑种养

          “民情日记”架起“连心桥”

          “虽然从事扶贫‘双到’工作只有9个月的时间,但我与农民群众结下深厚的友谊……为扶贫事业贡献自己青春,我无怨无悔。”在日前召开的韶关市扶贫开发“双到”驻村工作会议上,始兴县派驻顿岗镇围下村选调生李婧媛的扶贫感受得到阵阵掌声。

          2011年8月,刚出校门的李婧媛在村里的报刊室看到了驻村“民情日记”后如获至宝,认真地把“民情日记”看了个遍,把有用的知识记录下来。接下来的日子,李婧媛也开始记“民情日记”,她主动拜访村干部,深入村民家里,与他们拉家常,了解村情。由于没有农村工作的经验,她在跟进整村推进项目的名单确定、土地征收等方面,做了很多重复的工作。有一次,村民对危房的贫困户选定有意见,于是她就打电话向帮扶单位人员请教,请村民坐下来交流,认真记录他们反映的问题,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很快化解了矛盾。

          李婧媛只是始兴县开展“民情日记”活动的一个缩影。该县要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变过去“为了工作找群众”为现在“为了群众找工作”,促进了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据统计,开展“民情日记”活动至今,全县干部下村56万余次,走访农户120万多户(次),群众都深有感慨地说:“开展‘民情日记’活动以来,干部更经常下乡了,与我们的距离更近了,他们主动和我们聊天谈心,了解我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热心为我们排忧解难。”

          始兴县马市镇建成全省最大的烟叶育苗工场和集群式烤烟房;城南镇被评为“广东省蔬菜专业镇”;太平镇东魁杨梅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澄江镇建立了中草药材种植和苗圃科研;隘子镇清化粉成为该县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一镇一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11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20.1亿元,是2006年的1.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7100元,是2006年的1.98倍。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开展“民情日记”活动是分不开的。

          变“群众”为“干部下访”

          该县还通过“民情日记”活动,变“群众”为“干部下访”,广大干部经常走家串户,与农民群众亲密接触,从而能够及时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掌握农村基层存在的各种不利因素。同时,收集记录民情的过程就是排查矛盾纠纷的过程,广大干部通过“民情走访”、“民情接访”、“民情信箱”、“民情热线”等多种形式采集民情,有效排查农村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

          十年来,该县通过“民情日记”活动,共收集群众意见和12.7万多条,排查农村矛盾6.3万多,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全县案件连年下降,有效地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始兴县把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作为“民情日记”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让群众得了实惠。如罗坝镇干部通过“民情日记”了解到,热水塘、廖屋、乌石下、冷水坑等6个村民小组的村民长期饮用高氟水,影响了当地村民的身体素质,解放至今该村没有一人考上大学和入伍,群众迫切希望解决饮水难的问题。该镇党委、及时召开班子会议,研究解决办法,最后,通过多方筹资18万元,兴建了饮水工程。目前,热水塘等6个村民小组的村民都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实现了几十年的愿望。为表示感谢,村民向镇党委、赠送了锦旗。十年来,始兴县通过“民情日记”活动,共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实事16万多件,改善了民生,满足了农民群众一个又一个新愿望。

          “民情日记”活动暖了,还激发了基层创造力。太平镇党委、通过“民情日记”了解到,斜潭村48户300多名村民几十年来居住在比较陈旧的泥砖瓦屋里,生活很不便,村民干事创业的干劲也被落后的居住压抑了。为此,太平镇党委、把该村附近的荒坡地规划为新村建设用地,并请县住建局设计好新房图样,做到统一选址、规划、施工,并争取多方支援,使新村建设顺利进行,实现了该村的整村搬迁,全村所有村民都住上了漂亮宽敞的新房。居住改善后,村民感觉更有奔头,纷纷种桑养蚕、外出经商,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生活热情日益高涨。

          网络版“民情日记”

          被誉为“不下班的”

          2009年5月,为使民情反映以及解决更直接更快速,始兴县积极创新载体,利用网站的“民声论坛”栏目,深化拓展“民情日记”活动,打造了网络版的“民情日记”。目前,“民声论坛”栏目已被全县人民誉为“不下班的,不打烊的市场,不下课的学校”。

          为防止网上“民情日记”工作流于形式,始兴县建立了网上“民情日记”工作督查通报考核制度,每个季度对全县各单位办理网上“民情日记”情况通报一次。年终对全县网上“民情日记”办理情况进行考核通报,好的进行表扬,差的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

          2010年1月,该县在“民声论坛”的基础上,创办县全体班子共同参与的《县长网上民情半月谈》栏目,每月安排1名县领导,针对近期以来网民普遍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与,进行点评、答复或解释。

          据介绍,自网上“民情日记”工作开展以来,始兴县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让群众找到说事拉理的地方,让干部找到听取的新平台,使各项便民利民工作更加贴近实际。据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该县通过网上“民情日记”共收到网民献策、反映问题涉及71个单位1434条次,受理1263条,回复并办理1256条,回复率99.45%,已办结1217条,办结率96.36%。

          “民情日记”记载的是民情,反映的是,解决的是民困,实现的是农民群众的美好愿景。我们体会到,“民情日记”活动具有历久而弥新、常抓有长效的特质与张力。下一步,始兴将以“民情日记”活动开展十周年和省市对“民情日记”活动持续关注、充分肯定为契机,把“民情日记”活动作为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深化“双融双建”工作、实施“融入”工程的推进载体,通过加强管理和创新制度,继续创造性地将“民情日记”活动引向深入,在融入基层、融入群众中进一步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使“民情日记”活动真正成为转变干部作风,发展农村经济的推手;化解农村基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抓手;落实农民群众新愿望,激发基层创造力的妙手,把“民情日记”活动打造成为一个惠民、利民、便民的金字招牌。

          ——始兴县委范秀燎

          十年大事记

          2003年6月,始兴县成立推广“民情日记”活动领导小组,全面推广“民情日记”活动。

          2006年2月,中央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到始兴县调研指导“民情日记”工作。

          2007年1月,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农村基层干部中开展“民情日记”活动的意见》,该活动作为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在全省推广。

          2008年3月,“民情日记”活动荣获“广东省固本强基创新”。

          2009年5月,始兴县人民信息网开设民声论坛,即网上“民情日记”。

          2012年1月,“民情日记”系列活动被评为广东省首届组织工作十大品牌之一。

          南方日报记者 谷立辉

          通讯员 官见全 吴婷

      (编辑: Judy)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