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如何突破
阅读提示
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在科技。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如何突破?而在一直被誉为“小杂粮王国”的山西,为挖掘小杂粮的增收效应,做强杂粮产业,今年启动实施了杂粮产业振兴计划。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记者以“农业科技”“小杂粮”两个关键词为切入点,不间断采访了省农科院品资所食用豆课题组的农学硕士郝晓鹏以及他们的试验项目红芸豆……
12月9日,天寒地冻,记者再次跟随省农科院品资所食用豆课题组前往岢岚县高家会乡西会村进行红芸豆地膜覆盖、宽窄行穴播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农闲时节,村民们早早聚在略显简陋的村活动中心,听省里的专家讲课,课堂纪律好得出奇。
这些专家,村民们并不陌生。今年一年来,他们在村里种试验田、搞技术推广,种出的红芸豆颗粒饱满、色泽红亮,大伙心服口服。
为了详细了解一项农业技术从实验室田间地头的全过程,记者记录了郝晓鹏在岢岚县示范推广红芸豆新品种及高产技术的过程中所写的部分日记,从中不难看出一个农业新品种、新从诞生到真正为农业生产力的种种不易和技术人员付出的艰辛。而在我省的农业科研战线,30岁的硕士研究生郝晓鹏只是最普通的一位……
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要服务于当地生产需求
日记节选
2012年5月24日,晴。今天是来到岢岚县高家会乡西会村的第10天,我们食用豆课题组今年将在西会村进行红芸豆种植技术的试验和新品种及配套高产技术的示范推广。课题组租住在被村里弃用的敬老院,这里看起来破旧,但经过同事们的整修,入住不成问题。
我们在西会村租了50亩地作为试验田,分别种了14亩红芸豆、18亩糜子和18亩燕麦,用来进行药效和病菌试验,最终将按生长效果的好坏,确定栽培技术中治疗病害所用的药剂及成分。这几天的工作主要是施肥、整地、播种、压实,晚上对当地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出于好奇,总会有不少村民在旁边看我们种田,我们也给他们讲正在进行的试验和将推广的配套技术,老乡们有的赞同,有的则表现出不屑。不过不要紧,秋收时,产量和品质会让他们看到什么是好技术好品种。
新闻背景
岢岚县红芸豆种植面积13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8%左右,出口量占全国的1/3以上,是我省最大的红芸豆生产,也是全国的红芸豆生产。但是近年来问题突出:种子需要从美口进口,价格昂贵,还难以买到。自留种退化严重,效益降低。同时,由于连年种植,根腐病严重。2009年,省农科院品资所与岢岚县达成共建农作物科研创新、推广示范、出口生产协议:双方在岢岚县建设1个百亩创新、3个千亩示范园。
记者手记
一方是我省研究红芸豆新品种及种植技术的权威,一方是全省最大的红芸豆生产,双方的合作不但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试验,更可以通过大面积示范,带动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我省从南到北,农业生产条件千差万别,农业技术的推广示范,必须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技术精品,找准当地自然资源和自身科技的最佳结合点,在有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进行推广示范。惟此,才能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扩大农业科技的覆盖率、到户率和应用率,进而提升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新品种新技术突破最后一公里要找准切入点
日记节选
2012年7月12日,晴。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尽管岢岚气温不太高,但由芸豆正处于生育期,必须采集的数据较多,我们每天工作近15个小时,一点都不轻松。一大早,村西的张赖女大娘急急地找到试验田,说他们家的红芸豆叶子发黄。我赶紧赶往张大娘的地里,果然不出所料,是没有按时喷药造成的。按我们的配套技术,红芸豆出苗4-5厘米以后,要按间隔连续喷5次药,但有的老百姓想省钱,不按程序来,导致红芸豆苗的叶子发黄。看来了不少村民围观,我又给大伙讲了按时喷药的道理。能感觉到,有了教训,村民们对技术的需求更迫切了。
新闻背景
由于难以突破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一直存在推广难的问题。而小杂粮因为地处偏远、种植面积小等多种因素,技术示范推广更是难上加难。
近几年来,岢岚县一直是我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行动项目 “红芸豆、豌豆新品种及高产技术示范项目”示范点之一,也是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太原综合试验站 “高寒冷凉旱作区红芸豆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田”的。为了解决该县红芸豆品种退化、病害严重等问题,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太原综合试验站、品资所所长乔治军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联合攻关,使红芸豆根腐病、枯萎病得到有效遏制;通过对红芸豆品种的引进和提纯复壮及改良,选育出的新品种平均亩产增产10%以上,籽粒商品性也明显改善。由于有示范园和典型户带动,今年岢岚县机播地膜覆盖技术已占到全县红芸豆种植面积的30%以上。
记者手记
只有缩短技术的周期,让科研尽快与农民见面,才能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利器。重要的是科技项目必须与、种植养殖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合作互动,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大力拓展示范推广渠道,才能突破农业技术最后一公里的瓶颈,让先进的生产技术发挥作用。
科技只有变成真金白银才最有力
日记节选
2011年9月8日,晴。再过三五天,试验田里的红芸豆就可以收获了。前天爱人来电话说宝宝快要出生了,让我尽快回家。可这里人手不多,同事陈凌的爱人在东北,为了这个项目,一直守在这里,我不能因为家事放下工作。
因为有了新的品种和配套技术,示范田红芸豆长势良好,豆粒红润饱满有光泽,这几天相邻村庄前来取经的人络绎不绝。我们计划收获测产时,召集周边村民们开个现场会,用产量的对比,改变老百姓的种植传统,帮助他们学习如何防治红芸豆种植过程中的各种病害,以获得更大丰收。
新闻背景
据省农科院品资所食用豆课题组技术人员介绍,他们在岢岚县示范推广的红芸豆高产栽培配套技术要点为地膜覆盖、宽窄行穴播、适期防病防虫等,主要是提高了高寒冷凉旱作区红芸豆出苗率、增加了密度、改善了通风透光性、减轻了病虫危害,提高和改善了红芸豆的产量和商品性。
2011年9月4日,省科技厅曾组织有关专家对 “高寒冷凉旱作区红芸豆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田”进行了测产。专家组对农户范贵全种植的7亩红芸豆全部脱粒称重,平均亩产227.51公斤,亩增产80.51公斤,增幅54.8%,创造了该区域红芸豆高产纪录。今年按照当地农户的实打实收,高家会乡红芸豆平均亩产170公斤,尽管比去年略有下降,但较当地传统亩增产20多公斤。
记者手记
党的提出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小康社会的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要实现农民收入翻番,必须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随着农业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我省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新品种新技术和种植新模式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但农业技术的推广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科研能真正服务于农业生产,真正提高农业效益,能够让农民将他们看不懂的技术变成看得见的收入,才算是真正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当然这还需要多方努力。
本报记者康梅芗 白续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