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张)
“这,这是书吗?”走进中央美院美术馆,面对这个名为“钻石之叶——全球艺术家手制书”的展览,您可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的确,除了个别年代较早的作品,看上去像“书”的展品不多。它更像是以书籍、文字、图像、排印等为主题的装置艺术展,呈现了艺术家对书的奇思妙想。
“艺术家手制书”(artist books)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是在20世纪晚期才出现的。许多研究者认为英国艺术家和诗人威廉姆·布莱克(1757-1827)是其最早的发起者,他和妻子按照自己的理想,编写文字、绘制插图,进行印刷和装订。他们开创的这种做书方式,为艺术家手制书设定了基调。之后,20世纪的一些前卫作家、艺术家都曾步入手制书的行列,如卡夫卡、马雅可夫斯基、罗申科、杜尚、安迪·沃霍尔等等。
时至今日,艺术家手制书已不再囿于传统的“阅读”范畴,他们将图书视为一个“空间”,把文字阅读、视觉欣赏、材质的触感甚至气味都作为创作的要素,开拓了这一空间的种种可能,为“阅读”留下了言外之意。据说,欧美各大博物馆、图书馆陆续设立了艺术家手制书的研究与收藏部门,也有的画廊经销这类作品,当然,它们都是限量印刷的,甚至是孤本。
“钻石之叶”展出的作品,从20世纪初绵延至今。中国艺术家徐冰著名的不可辨读的“”,记者第一次看到了它装订成线装书的模样。更多的是国外艺术家的创造。文字、图案、色彩的奇异组合,各类纸张、皮革、金属、布的运用,激光雕刻与丝网印刷技术,各色装订方式,拓展着“书”与“阅读”概念的边界,令人,却也带来别样的感官愉悦。
也许,艺术家手制书在今天还有一些言外之意。电子的崛起,使得纸媒与纸上阅读日渐式微。在历次的采访中,记者感觉到,书籍设计师并不为此而忧虑,他们相信,纸质书越是衰微,书籍设计的意义越是凸显——未来设计精美的纸质书,或者说是作为实物的书籍,将脱离日常消费,步入艺术品与收藏品的行列。那么,在这个读物转型的时代,艺术家手制书虽然和大众阅读没有直接关系,却具备了设计上的先锋意义和示范意义。文/ 本报记者尚晓岚
摄/小艾(部分图片选自CAFA网站)
《滑稽可笑,一本图画书》
洛萨·米根多德() 1887年
世界上第一本立体书。
《变化的汤格利》 简·汤格利() 1975年
这是一本展览画册,采用了手提箱式的设计。
《西班牙、海洋、哈瓦那、墨西哥、美国》
马雅可夫斯基、弗拉基米洛维克、罗申科(苏联) 1926年
这种严谨的几何风格设计展现了苏联构成主义对现代书籍设计“图文结合”的影响。
《颜色的噪音》 奇奇·史密斯(美国) 2012年
作者是当今非常活跃的手制书艺术家。
《序列1》 詹姆斯·锡耶纳(美国) 2010年
这是受到数字序列构思出的书,制作工艺严谨。
《安迪·沃霍尔索引》 安迪·沃霍尔(美国) 1967年
这本立体书反映了波普艺术安迪·沃霍尔的工作室“工厂”里的情景,那里汇集了一些致力于传统的团队。
《两本图画书》(之一)
迪特尔·罗斯(冰岛) 1976年
缤纷的色彩与几何状的空间看上去令人愉悦。
《沉思》 卡夫卡(奥地利) 1913年
卡夫卡自己设计版式,并和印刷工人一起参与了这本短篇小说的排版印刷。该书版心较小,字体较大,承袭了欧洲古代羊皮书的风格。
《》 徐冰(中国) 1987年
这件“伪汉字”作品耗时4年,由作者手工雕刻的4000多个活字模排印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