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民俗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心宏从身家千万的信阳地产大亨,到豫南文化产业的巨头,熊心宏的角色转变给人一种“头脑发热”的感觉。在“玩文化”与“被文化玩”之间,有关他的一切,皆因对大别山文化的兴趣、热衷、甚至。
□东方今报见习记者 李光远/文图
人物档案
姓名:熊心宏
年龄:45岁
职务:大别山民俗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天宝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谈起文化 他顿时眉飞色舞起来
采访熊心宏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他的身份太多,业务太忙,时间难挤。
和他约定的采访时间,是下午5点半之前,地点在信阳市区一家庭餐馆。直到将近6点时,他才匆忙赶来。
“不好意思,事儿太多,耽误了。”熊心宏中等身材、微黑,若不是提前知情,很难把他与大别山民俗文化村的老总对上号。
熊心宏以房地产起家,有自己的房地产公司,几年前,他开始涉猎文化产业领域,并一发不可。
“开始做文化产业的时候,就是想玩玩,没想到越玩越大。”一谈起文化,他顿时眉飞色舞起来,一边抽烟,一边操着光山话,开始口若悬河。
有次为了收集村民家的一件大型民俗器物,他硬是修了近百米的水泥,起重机把器物运了出来;为了弄几个保存下来的“梭子”(老式织布机穿线用),他从那家公司买回几万元的家具。
对民俗的东西,他有一种近乎的。
做文化产业 找回小时候的记忆
在很多人的眼里,放着“能挣大钱”的房地产不好好做,开始玩文化,熊心宏纯属是“不务正业”。对于这样的看法,熊心宏有着自己的。
“我就是喜欢文化,非常感兴趣。”熊心宏有一群文化圈的朋友,他们在信阳甚至全省、全国的书画圈都排得上号,耳濡目染,让他对大别山文化格外上心。
“大别山文化十分独特,豫风、楚韵、皖俗相互交融。”熊心宏对此如数家珍。从农耕工具到农作植,从风土人情到婚丧嫁娶,从手工技艺到饮食文化,南北交会处的地域特点,在文化上都有鲜明的体现。“令人的是,很多民俗文化正在慢慢失去传承。”
在建筑方面,信阳的特色也十分明显:依山傍水,暗合古代传统的风水文化;亭台楼阁,屈曲勾连,富有民俗特色。但自古因战略重地,信阳三关多次因战争被,又因旧城,市区内的传统建筑也一点点消逝。
“我是专业的建筑设计出身,我就想把民俗的东西做出来,把这些民俗符号留下来,找回小时候的记忆。”熊心宏说。
对话熊心宏:要把文化玩好
记者:信阳大别山民俗文化村发展到现在,你对它的定位是什么?它的特色和优势在哪儿?
熊心宏:民俗文化村的定位是豫南首席文化产业园。
它的特色和优势也是相当明显。首先,它是豫南唯一一个文化交流平台,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尤其是何家安艺术馆的建立,吸引了一大批国内书法家、画家前来写生,交流,每年都有。这对于咱信阳书画家整体实力的提高,知名度的提高,都有不小的作用,这方面已经得到体现,比如我们运作的信阳“宏博七子”,知名度越来越高。
再一个,这种系统性的景观布局模式,在全国都少有,也算是一个创意,不管成功与否,在文化符号上,已经体现了“豫风、楚韵、皖俗”这样一个特点。
记者:文化精深,在做文化产业的时候,难点是什么?
熊心宏:文化的东西,很难用实物来体现。仿古的房屋建筑盖得再好,文化广场做得再精致,规划做得再面面俱到,这些统统都是死的,人为设计的东西,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载体,只有加入人的活动,通过后期运作,才能让一些房子活起来,让一些传统的手艺、工艺有用武之地。
文化怕细分,细分很麻烦。文人的思想难统一,尤其是书画家,谁都不服谁。我这个没有多大文化的人统筹这些艺术家,想着好玩,做起来不好玩(笑起来)。我们首先按老中青分小圈子,先把小圈子的思想尽可能地统一,再一点点地磨合大圈子。
有时候,创意很难落实。每次想到一个很好的创意,心里美滋滋的,特别自恋,但给别人说了半天,他来一句“你的画是能吃呀还是能喝呀”,一下子泼了冷水(无奈地笑起来)。
记者:在商言商,作为一位房地产商从事文化产业,你对自己怎么评价?
熊心宏:当初开始做文化的时候,没有想太多,完全是一种兴趣,就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没想到玩着玩着就玩大了(笑起来)。
文化产业越盘越大,像个,只要一进来,就很难出去,也不想出去。我做房地产挣的钱,包括银行的贷款,全投到了文化产业。像我这样“胡闹”的人,应该非常少见。
做什么生意都是想挣钱,我对钱看得很开。也有后悔的时候,但有文化情结在里面,转眼就把后悔忘了。有些建筑风格,都是按照我儿时对老家的记忆还原的,也有一些是对老信阳记忆的还原,虽说还原后的味道很淡,甚至没有,但只要有点滴的符合,就很欣慰了。
记者:理想中的民俗文化村是什么样子?
熊心宏:诗书画音都有,民俗表演、传统手艺体验,人来人往,热热闹闹,一派繁荣景象。把它打造成集休闲娱乐、文化旅游、民俗风情于一体的园区。
(原标题:熊心宏:要把民俗文化玩好)
编辑:余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