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近年来,福建省侨办“务实、创新、提高”的方针,始终把支持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作为为侨服务的重要举措,不断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模式,联合力量加强华文教育,涵养侨力资源,加强侨务文化交流与对外宣传工作。
近年来,福建省侨办“务实、创新、提高”的方针,始终把支持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作为为侨服务的重要举措,不断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模式,联合力量加强华文教育,涵养侨力资源,加强侨务文化交流与对外宣传工作。海外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工作在反响热烈,海外华文师资培养和外派教师工作成效显著,侨务对外宣传力度不断加强,侨务文化交流日益活跃,全省华教文宣工作呈现新的发展局面。
一、传承中华文化,扎实做好海外华文教育工作
1.健全机制,完善平台,构建华文教育合作体系。福建省加大对海外华文教育工作的扶持力度,发挥省海外华文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完善工作平台,建立开展华文教育的合作体系,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开展海外华文教育。2005年,成立了由副省长领衔组长、12个部门组成的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协调和指导全省华文教育工作。经修订的《福建省实施
办法》,从2007年起施行,全省各级人民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在政策、资金、师资、教材等方面扶持海外华文教育。2007年,福建省在全国率先成立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中心。2009年,命名全省首批31所学校,2012年命名全省第二批10所学校作为福建省首批海外华文教育。发挥各的优势,积极开展海外华文教育研究,培训海外华文教师,选派教师赴海外任教,加强与海外华文学校的联系与合作,开展海外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活动。另外,与83个闽籍、452家华文学校、海外华教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如“马来西亚董教总”,“菲律宾华教研究中心”,“印尼雅加达、东爪哇华文教育统筹机构”,“法国语言文化国际交流协会”等。为争取社会支持,省侨办加强宣传华文教育工作,联系海外华文宣传福建省开展的华文教育活动。华文教育机制的健全,平台的完善,以及合作体系的建立,为扎实做好海外华文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2.四级联办,重心下移,创新夏(冬)令营办营模式。近几年,福建省侨办积极创新夏(冬)令营办营模式,其中以“四级联办,重心下移”模式尤为成功。“四级联办、重心下移”模式一改过去以省级办营为主的传统做法,采取国务院侨办、省侨办、设区市侨办、县(市、区)侨办联合办营,以县(市、区)为主的方式,将办营的重心放在基层。这一模式推出后,极大调动了各方力量的积极性,形成“四级联动”、多方合作的新格局。省内有9个设区市、36个县(市、区)、18个华文教育校,海外有83个和华文教育机构,积极参与办营活动。陈永栽、姚忠丛、陈祖昌、蔡友铁、卢祖荫等海外侨领,纷纷通过赞助国际旅费等方式支持福建省的办营工作。陈永栽先生自2001年以来,连续12年资助8543名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参加每期50天的“学习中华文化夏令营”,成为国务院侨办表彰的典范。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下,福建省办营期数和参加人数居全国前列,接受和中华文化的队伍不断壮大。2007至2012年9月,全省侨办系统举办海外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379期,参加人数人;营员来自 36个国家和地区。“四级联办,重心下移”的办营模式推广后,办营情况出现显著变化:2011年与2007年对比,办营县(市、区)数量从5个扩大到25个,办营期数从9期发展到39期,参营人数从852人增加到5050人。
3.立足,多向交流,培养海外华文教育师资力量。福建省对海外华文师资的培养注重“博采众长,打造优势”,形成“立足,多向交流”的工作模式。这一模式以福建省侨办为中心,工作触角同时向海外华社、华教机构和省内各华文教育校延伸,既便于博采众长,又有利于多向交流,使得同一期海外华文师资培训可以同时汲取全省不同优质校的文化教育精华。与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合作培训师资,是这一工作模式下比较典型的培养案例。福建省侨办与马来西亚教总合作举办华文师资班已历经13年,为了切实提升该合作项目水平,2011年特别安排班分赴福州、厦门、泉州等华文教育校观摩教学、参加教研,同时安排马来西亚现场讲课并组织专家点评,受到班的欢迎。活动一结束,马来西亚教总就向福建省侨办申请2012年合作办班3个,组织华文教学团3个,合作办班和团组的数量是2011年的3倍。“立足,多向交流”模式引领福建省海外华文师资培训工作屡创佳绩。2007年以来,福建省开展“请进来”培训和“走出去”赴海外巡回培训师资,共培训海外师资9762人。除了短期海外师资培训,福建省侨办联合海外华教机构和高校,合作培养高学历本土化华文师资。其中,与福建师范大学合作,举办汉语师资班;与华侨大学合作,举办印尼汉语师资本科学历班;与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作,举办“海外幼儿师资学历班”;师资班已学成毕业435人,目前在读254人。
4.建立机制,严格选拔,选派优秀教师赴外开展华文教育。福建省外派华文教师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形成了5个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一是侨务、教育部门互助。福建省侨办经常与省教育厅就开展海外华文教育事宜进行广泛的沟通和深入的探讨,形成选人、派人的合作机制,为选拔优秀外派教师提供了通畅的渠道。二是严格外派教师选拔。成立了教师选拔推荐和考核小组,按照国务院侨办的选派要求,统一考核标准和程序,严格把好质量关。三是认真开展岗前培训。聘请有关人员介绍海外侨情、校情、社交文化礼仪、外事纪律与海外教学经验,引导外派教师提前进入“角色”。四是适时实施联系。通过电子邮箱、电话联系和亲临看望等方式,与赴外任教教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在生活的改善、课程的安排等方面帮助其排忧解难。五是开辟经验交流平台。2011年,福建省侨办在《福建侨报》开辟“华文教育”专栏,为外派教师刊登赴外任教工作、生活体验与教学经验文章,有效地传递外派教师工作信息,加大了外派教师工作宣传力度,营造支持华文教育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外派教师工作机制的形成和运作,巩固和发展了福建省的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几年来,受国务院侨办委托,福建省共选派220名教师,分赴菲律宾、印尼、巴西、南非等国家任教。
5.建档立库,夯实基础,促进海外华文教育持续运转。福建省侨办分别建立营员档案和海外华文教育师资库,有效掌握营员与师资情况,促进华文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建立营员档案,定期与营员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并将夏(冬)令营活动中表现突出的营员作为重点联络对象,通过他们宣传推介夏(冬)令营活动,吸引更多的华裔青少年参与到活动中来。建立“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师资库”,将全省海外华文教育的优秀教师作为开展海外华文师资培训与夏(冬)令营活动的师资储备。师资库含“‘走出去’培训海外华文教育师资库”和“外派教师人选储备库”两个模块,分别包括21个学校的111位优秀教师和14个学校的74位优秀教师信息。
二、展示福建新风采,大力拓展侨务外宣工作
一是与福建省新闻办、福建合作拍摄《天涯海角福建人》系列片。系列片的拍摄对象为海外1200多万闽籍人士中的实业家、学者、社会活动家、各类专业人才,目前已分5批赴33个国家和地区采拍制作200集。该系列片旨在反映闽籍侨胞在海外的创业发展历程和人生经历。后,在引起强烈反响,被评为2010年福建省对外好新闻一等。二是2007年以来,每年邀请海外华文采访报道海峡西岸建设新风采,目前已累计邀请了20 个国家150多家华文到福建采访。成效较为明显,一方面,他们回国后做了福建之行的系列报道,通过这些海外华文宣传海西的情况,拓展了福建的对外宣传渠道;另一方面,经福建省侨办牵线搭桥,海外和省内携手合作,制作专题片在,丰富了福建的对外宣传内涵。三是做好《福建侨报》在海外的宣传发行工作。《福建侨报》在12个国家与14家华文合作,实现落地印刷发行12万份以上,年发行量600万份,海外影响力日益扩大。
三、推动福建文化“走出去”,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一是“请进来”接待海外文化观摩团。福建省侨办分别承办了国务院侨办第六期和第十期海外文化负责人“中国文化之旅”观摩团,向他们推介了福建省优秀民间文化,积极推动福建文化世界。二是“走出去”慰侨演出团。每次组织艺术团组慰侨访演,都按照当地大多数侨胞的祖籍所在地,派出最具有其故乡特色、最能满足其思乡情怀的文化艺术团体。先后承接国务院侨办和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组织的“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工艺美术小组和文艺小组、“文化中国·魅力福建”宁德畲族歌舞团、“共庆中国年·八闽文化走进马来西亚、泰国”分别赴菲律宾演出6场,赴法属塔希提演出20场,赴马来西亚演出6场,赴泰国演出2场,观众达4万多人。三是加强海外华裔青少年的交流。组织世界各地的华裔青少年参加“海外青少年联欢节”活动,以多种交流形式促进闽籍华裔青少年的沟通与联谊。1996年以来,在厦门、泉州、福州等地每四年一次,共举办五届“海外青少年联欢节”活动。活动扩大了海外华裔青少年的交流,也增进了华裔青少年对八闽文化的了解。
来源:侨务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