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之季,天气变化无常,但到处已洋溢着勃勃生机。漫步医闾大地,走进北镇市各个村屯,记者惊喜地发现:村屯焕然一新,在宽敞明亮的村部内,每天都有村干部值班,为群众提供各种服务;宽敞平整的文化广场上人流涌动,欢声阵阵……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北镇市委扎实开展党的群众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践行“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北镇,狠抓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不断强化基层党建的有力举措。
巩固阵地 干群凝心聚力
北镇市委充分认识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开展党的群众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和省、市有关,始终以问题为导向,将不达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作为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狠抓落实,高标准、严要求,注重实际、分类指导、因村制宜,确保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领导重视,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注入强大推动力。市委多次就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主持召开常委会、全市大会、相关部门座谈会,并带领相关人员先后深入到全市大部分村屯,逐个进行实地检查指导,掌握第一手资料。市委组织部在2014年年初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又组成3个调研指导组,对49个活动场所不达标的村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做了详细论证。
找准问题所在,就要在如何解决上发力。对全市49个不达标活动场所建设,市委采取县级领导干部包扶难点村、科级领导干部包扶重点村的措施,为每个不达标活动场所都确定了一名包扶领导,重点帮助解决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市委还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完成时限、工作要求和责任追究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确保49个不达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程在2014年10月1日前主体施工全部完成,10月10日前全部投入使用,并且要实现整顿、、提升三个100%。
为解决资金来源这一关键性难题,北镇市委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市、乡、村投入为主,其他筹资为辅的原则,集中解决新建活动场所资金不足的问题。 2014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870万元,平均每个村38万元,确保了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根据各村实情,通过原有基础改建、利用空余场地和盘活闲置场地进行新建等措施,节约了部分资金。
发挥作用 百姓喜上眉梢
在2014年年底之前,全市49个不达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部按照“一场五室”要求,在时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共新建活动场所1.1万余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5.63万平方米,平均每个村活动场所229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1149平方米。全市22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基本达到了省、市要求。
以发挥作用为重点,全市多措并举,拓展场所“五大功能”,切实使建设好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使用起来、发挥作用,让广大农村群众真正受益。
发挥决策作用,拓展阵地功能。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作为群众议事的平台,推进党务村务决策科学化、化。
发挥便民作用,拓展服务功能。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和“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室的服务功能,进行“一站式”服务。
发挥调解作用,拓展维稳功能。实行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设置《民情日记》登记簿,实现“小事不出村”。
发挥培训作用,拓展教育功能。抓好思想理论和党性教育培训的同时,开展以增强农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为主的教育培训。
发挥宣传作用,拓展文化功能。组织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用健康活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完备后,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广宁街道屈屯村李大妈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农闲时,儿子打麻将,儿媳妇上网,还时常吵架,我自己就闷在屋里看电视。现在好了,儿子、儿媳经常去村部活动室、阅览室,我也跳起了广场舞,一家人其乐融融……”而这只是北镇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成和设施的日益完备,增强了全市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有力地推进了“美丽北镇、文化北镇、和谐北镇、富庶北镇”的建设进程,加快了北镇市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记者/史冬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