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大学创业与管理学院为大一新生开设《设计思维》课。 本报记者 戴焱淼摄
上海,浦东,一所创新型大学横空出世。今年9月30日,上海科技大学举行首届本科生暨201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校长江以《未来中国能源的科技创新》为题所致的开学词,尤其为学界关注。
人们关注上科大,因为它从2012年4月获得教育部批准筹建,到今年正式招收本科生,其间不过区区两年半的时间。
同在今年,中国科学院大学首招本科生,并打出了以小规模“培养精英中的精英”的旗号。
北有国科大,南有南科大,上科大的底气到底在哪里?
事实上,看上去属于横空出世的上科大,已经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建设准备——至少在10年前,上海市层面已开始酝酿联手中科院上海分院,建设一所全新的市属高校,支撑浦东的开发。
正是在这10年间,在上科大所在的区域,一系列高精尖的科研大项目扎堆落户。2004年底,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开建;2008年,中科院上海浦东科技园开工,包括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新药研发平台和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在内的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大科学设施投入建设;2010年,上海光源通过验收,中科院上海高研院、新药研发平台入驻浦东科技园……
这长长的铺垫,让上科大这样一所理工科院校,拥有了天然的科研优势。而上科大也利用这一优势,确定了自己的办学目标: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建设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学校所设立的四个学院,正是这一的体现——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及创业与管理学院,所应对的恰好是我国未来在能源、、健康、信息等领域所面临的挑战。
或许,也正是上科大“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办学,使它对顶尖人才拥有极大的吸引力。
问题是,科学家擅长科研,能带研究生,但他们能教好“小本”吗?
新学期开学第一周,本报记者探营上科大……
看点1 教授自编创新讲义
开学第一周,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马毅教授加了好几天班,时常熬夜。他给新入学的研究生开设了一门专业课,“国内国外的教材都翻了,不符合我的要求,我要自己写讲义,然后发给学生。”
和马毅一样,上科大的很多教授都在忙着结合国内外最好的教材和最前沿的学术编写全新的课程讲义——这是上科大正在形成的一种教学文化。
据介绍,上科大各学院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按照美国各专业协会的要求、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明确的课程标准,而在教材的选用上,学校给予教授充分的自主权,允许教授自选教材。
在上科大本科生的课程上,会出现这样的景象——教授们以经典英文原版教材为基础,用中文授课,但板书时常写成英语。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教授们会推荐中英文的各类参考书,还有自己编写的讲义。
“在国外,很多老师都是一边上课一边写讲义的,因为每个学校的定位不同,老师的讲课风格不同。”在马毅看来,简单地拿来国外教材照本宣科,或者把国外教材翻译成中文教材,对学生的培养并没有太大好处。“如果要让一门课程不显得落伍,对学生有帮助,老师必须及时把学科最前沿领域的一些容纳进入,所以,无论是教材还是讲义,都应该常用常新。”
看点2 每个学生的课程表都不同
单看一张课程表,很多人会认为选报上科大的学生,算是跳进了“”。上科大要求所有的本科生必修跨学科课程,数、理、化、生,再加工程,门门都要学。4门数学+3门物理+2门化学+1门生物+1门工程——在国内高校,对新生如此下“狠手”的,恐怕是凤毛麟角。
由于学校实行分层分类教育,在上科大,每个学生的课程表都不相同。
英语课最典型,在新生入学初,上科大就开展了英语水平摸底测试,根据学生们达到的不同语言层次,把207名学生分成三个等级的10个小班,实施小班教学。
和传统高校大一必修《大学英语》不同,上科大的课程计划中,把英语课定义为外语能力与交流。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语言,学校没有聘请传统的英语教师照本宣科,而是把大学英语课整体“外包”给了一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英语教学机构,由清一色的外教来上课。
学校还有一个不同寻常的:虽然每个新生都要上英语课,但英语课不计入必修学分。当然,学生毕业时,英语需通过校级英语水平考试。不过有意思的是,培养学生中文阅读写作能力的“文学传统与写作”却是必修课。
在新生的课程表上,记者还发现,刚入学的本科生,实验课奇多。由于实施小班化,每个人做实验的时间也不同。平均而言,物质、信息学院每周6节实验课,生命学院9节实验课。
看点3 基础与应用完美结合
上科大的学院建制非常特别,其中物质、生命、信息三个学院的设立,背后都有明显的“问题驱动”,应对的是我们国家在能源、、人口健康、信息技术等领域所面临的挑战。这一点,和传统高校院系的设立非常不同。
独特的办学模式,吸引了一批优秀科学家的到来。上科大生命学院教授、iHuman研究所副所长刘志杰就是一位。以他所在的生命学院为例,该学院的设立主要针对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所面临的健康问题,在应用层面主要聚焦生物医药领域。
“我们国家的药品市场上,很多疗效好的药是进口药,不仅售价高昂,从国家的用药安全角度来看,也有很大的隐患。”在针对这个“点”布局时,上科大实行了“三位一体”构架:生命学院主要承担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功能,同时,设立两大研究所。其中,免疫化学研究所专攻生物抗体药的研发。和化学合成药物相比,抗体药被认为具有更高的疗效和更小的副作用。这一领域目前是制药界炙手可热的前沿课题,但研究门槛极高。而iHuman研究所的切入点是与人类重大疾病相关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进行与之相关的人体细胞信号转导基础研究和药物发现。
“从研究所建立之初,就能组织一群国际的科学家,做最前沿的研究。”刘志杰正是冲着上科大新颖的办学模式和优越的科研氛围而来。
学生培养,让导师“全包”
走进开学才一周的上海科技大学,比张江校区的新楼更有看头的,是这里的“新人”。
除了今年首度到来的大一学生眼神中流露出对于大学的各种好奇,连这里的老师们,你都能从他们的一举一动中,感受其内心的激动与期待。
“再过几分钟,我就要和我的学生们见面,千万不能迟到。”10月11日中午11时50分刚过,上海科技大学党委副兼副校长鲁雄刚开始不断地看手机上的时间。鲁雄刚是新生导师,中午12:00,他和学生们约定一起吃午餐,准备和他们聊聊开学一周来的情况。
上科大不设专职员,但似乎每一位导师都承担了员的工作,为本科生的学业、生活、职业规划等提供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大学生活中可能遇见的问题——不管是学术的还学术的,这些工作都由导师们合力承担。
对于“办一流的大学,师资是关键”这句话,学校有更深的思考:不仅要创造一种制度吸引好老师,更需要建立一种制度和文化,让老师自觉介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堂课可以点燃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兴趣
在开学的第一周,新生们忙着和各门课程的任课老师打照面。据说,很多学生上了第一节课,就养成了早起占座的习惯——不是教室座位少,而是老师上课太精彩。古灵精怪的90后,期望离他们心目中的偶像近些,再近些……
山东考生吕文涛,目前就读于上科大信息学院,是今年学校的4位校长学金获得者之一。上周五,这位“学霸”上了大学里的第一节生物课。这堂由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吴家睿教授主讲的《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让向来喜欢编程的吕文涛感到“”,不由对生命科学产生了兴趣。“吴老师太牛了,第一堂课就给我们带来了国际最新一期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他借着这篇文章介绍当今世界生命科学领域的几大前沿问题。讲课过程中,他居然还帮我们把高中的数、理、化、生等学科的知识都串在一起复习了一遍。”在鲁雄刚和学生们的午餐见面会上,一位新生也在轻松的交谈中无意坦露了一个“小秘密”。“我本来想申请转学院,不过听了吴家睿老师的课,我决定不转了。”
记者从上科大获悉,截至今年9月开学,学校到岗的教师已近300位。教师团队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常任教授,目前正式聘任的有近60名,他们主要来自于国际著名大学的知名学者和优秀青年学者;另一部分是学校的特聘教授,主要来自于中科院上海分院研究(院)所的优秀科学家以及外籍著名教授。学校200多名特聘教授中,不乏诺贝尔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以及众多的中国“两院”院士等。
对于教师的教学,上科大有自己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很多知识都可以由学生自己获取。对老师来说,上课当然要把理论知识楚,在此基础上,老师更重要的作用应该是通过上课,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上科大副校长兼教务长印杰说,这才是上科大对教学的要求。
书院里,住进了校长……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科大还实施了两项相互关联的管理举措:一是书院制;二是导师制。
“对学生来说,大学的学习光靠坐在教室里听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为他们创造一个空间和平台,让学生们能延展在课堂上的学习。”鲁雄刚介绍,学院和书院一同构成本科生在上科大的“坐标系”:与学院教育侧重于专业能力培养不同,书院更像一个家,承担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养成。
在上科大,书院以学生的宿舍楼为载体,被打造成一个的、教学相长的社区。除了提供学生住宿外,楼里还有导师办公室、图书阅读室、咖啡吧、室等各种提供给师生一起研讨、交流的场所。
根据上科大的安排,在学期的每一周,都有两位新生导师入住书院,连兼任导师的校领导都不例外。每一位入住的导师,都要在楼里“挂牌亮相”——在一楼的公共信息栏自己的研究方向,Email地址,接受学生的咨询。
“十一”长假后的那一周,入住书院的正是印杰。
“住宿书院的头一天,我确实担心自己门庭冷清。要是一直没有人来找我,怎么办?”于是,印杰选择“主动出击”。到了晚上,他听到楼层里有了动静,便到学生寝室去串门,看看学生们在课余时间的安排。在一间活动室里,学生们正在选举楼层的层长和各类事务长,印杰看了个热闹,自觉退出了。“上科大强调学生的自主管理,书院的事务老师一般情况下不插手。”
组“金牌战队”,教授们拼了
以小规模的办学,保持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对上科大来说,这一“小”一“高”之间,有着诸多微妙的关系。
和传统院校实施的导师制不同,上科大的导师制,准确来说是“1+2”的导师组制,由学校1名常任教授和来自学校周边“大院大所”的2名特聘教授组成导师团队,对接由5-7名新生组成的团队。不少上科大的教授们非常清楚,导师组制之所以能顺利推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小规模”。根据上科大的目标,学校的师生比设定为1∶10-1∶12,和国内很多985高校相比,上科大的师生比要高得多。
全新的“1+2”导师制,吊起了众多教授们的胃口,大家纷纷组织“战队”,比拼育人的实力。
上科大生命学院教授刘志杰,为了给学生们组一支“金牌战队”,竟把中科院院士饶子和也拉了进来,他的另一个“盟友”,则是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丁建平,这是一位“杰青”获得者。
这个阵容强大的导师组和新生的第一次见面,就在开学典礼后。那天,饶子和院士和几位本科生亲切交谈,还带去了两名年轻助手作为“外援”。在这次新生导师见面会上,3位导师都向本科生发出邀请:来我们的实验室看看吧。
上科大生命学院的新生刘奕告诉记者,在开学第一周和导师见面后,他已经参观了导师实验室,并被破例允许在导师的一个实验室“打杂”。“我的专业知识还很少,按道理不适合进实验室的。但导师最终还是允许我参与实验结束后的一些器材整理工作。”在开学的第一周,让刘奕最得意的事情莫过于“从今而后,我可以像寄生虫那样赖在实验室。”
豪华师资团队简直“亮瞎人的双眼”
今年9月30日,上海科技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四大学院的掌门人纷纷亮相——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杨培东、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王雪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林海帆、创业与管理学院院长李玫。
这每一个名字,在学界都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仅以杨培东为例,这位国际著名的纳米材料学家,在今年诺贝尔物理揭晓前,一度被认为是夺的热门人选。
互联网上,随着上科大“豪华”师资团队露出真容,有人评论说,“简直亮瞎人的双眼”。
上科大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让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纷纷加盟?对此,部分校领导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解开其中的奥秘。
这所大学,曾把诺得主拦在门外……
文汇报:上海科技大学为什么能请到这么多国际知名的科学家来任教、甚至出任院长?你们是怎样招老师的?
龚晋慷(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上海科技大学开始广发“英雄帖”招兵买马,是在2013年9月30日获得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之后。我们的师资由常任教授和特聘教授两部分组成,招聘要求比较严格。
不久前,有位诺得主希望到我们这里当特聘教授,但在第一次洽谈过程中感觉他和学校的要求并不是特别契合,所以当时我们没有同意。不过,经过双方进一步的沟通和磨合,在他答应了我们的一些重要条件之后,我们最终同意聘任这位诺得主。
上科大在招聘常任教授时,并不是简单地“数”论文,也不简单地看名头。我们的做法是邀请国际上的科学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根据学校提出来的标准,由他们来帮忙选人。
第一轮面试的地方,经常选在美国某大城市的机场附近。在面试过程中,评委一般会向面试者提出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不出1小时,就能知道面试者的学术能力如何。通过面试的人,学校再和他具体洽谈。
当评委的“大牛”,也来应聘了
文汇报:听说上科大物质学院院长杨培东教授,就是您“挖”过来的?
龚晋慷(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这是团队工作的结果。对上科大来说,院长人选常重要的,我们选人的时候非常慎重。在江校长主持的上科大伯克利宣讲会上,我们认识了杨培东。他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我们非常希望他能来担任上科大物质学院的创始院长。随着沟通和了解的深入,培东越来越认同上科大的办学和发展前景。记得是在2012年的元旦,在美国,那天我们约好在一个星巴克见面,再谈一下这个事情。当时星巴克里都是人,连座位都没有。于是我们转移到附近的一个必胜客,在那里喝了一杯咖啡,培东最终答应来上科大。
我们招聘常任教授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插曲”,也很有意思。现任上科大信息学院副院长的马毅教授,最早是学校聘来的评委,是来帮我们选人的。但在评审过程中,他开始认同上科大的办学,最后连他自己也心动了,今年加入了我们学校。
不允许教授在科研项目中提成
文汇报:学校招来了这么多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你们怎么他们会花大力气来培养学生?
印杰(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和传统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可能有点不同,我们在招聘师的时候会把话说得很清楚,教学不过关的,发再多文章也没用。一句话,走人。
教书育人,这是上科大对常任教授的要求,这一点我们看得非常重。
实际上,上科大对于教授们发表论文,没有量的要求。到6年“大考”时,我们采取的也是国际同行评价的方式。助理教授能否升为副教授,标准是他是否已经在学术界站稳脚跟,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而副教授晋升教授,标准是他是否已经在某个学术领域具有影响力。
为了防止教授重科研、轻教学,上科大还出台了一条:教授不允许在科研项目中提成。也就是说,通过做项目增加自己的收入,这在我们学校是不被允许的。当然,学校会尽可能为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并提供教师公寓等生活保障。
上科大的教授认真做科研,除了获得新发现、研发新技术,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培养学生。
相关链接上海科技大学部分师资一览
杨培东(上科大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上科大特聘教授,美国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博士毕业的杨培东是国际顶尖的纳米材料学家,2011年当选为汤森透“全球顶尖100名化学家”,并且居于榜单第10位。
林海帆(上科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上科大特聘教授,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教授、干细胞中心创始主任。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的林海帆是杰出的生物学家,他是干细胞微存在的第一人,其关于piRNA的发现被美国《科学》评为2006年度“十大科学进展”之一。
王雪红(上科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威盛电子董事长、HTC董事长,APEC企业咨询委员会代表。2011年,王雪红被福布斯誉为“无线领域最具的女性”,并在同年《福布斯》“全球最具影响力女性榜单”中排名第20位。
李玫(上科大创业与管理学院院长)
原纽约大学亚洲战略规划副校长、上海纽约大学副校长。在加入纽约大学管理层前,李玫曾担任美国高盛集团信用衍生品部首席运营官、美林公司执行董事。
Richard A.Lerner(上科大免疫化学研究所所长)
上科大特聘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医学科学院及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三院院士,美国Scripps研究所前所长。Lerner教授是免疫化学理论的奠基人和之一,他的实验室开发出了几乎所有重要的免疫化学研究方法。Raymond C.Stevens(上科大iHuman研究所所长)
上科大特聘教授,美国南大学教授。Stevens教授是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对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结构生物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马毅(上科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上科大教授,IEEE会士。美国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毕业的马毅曾经担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副教授、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延伸内容: